[郭保刚]用爱心为400名贫困儿童撑起希望的天空
 
添加时间:$$ 时间$$ 身边好人 阅读:1426 来源:驻马店文明网

郭保刚:用爱心为400名贫困儿童撑起希望的天空
 
 
 
 
郭保刚,43岁,中共党员,驻马店市粮食局华生粮油物流有限公司职工
郭保刚是一名22年党龄的国企员工,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,他除了积极捐款捐物,还亲自赶到汶川做志愿者参与震后受灾人员救助和心理关怀。从2002年资助一名孤儿,到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共同参与,在14年的时间往返奔波10多万公里,为400余名山村贫困孩子送去了价值100多万元的款物。他每次总是忙禄到天黑时,才拖着疲惫的身体骑摩托车返回,由于返回时路远天黑,在路上多次翻车受伤,导致右肢留下病症,至今不能持重。
他的事迹多次在中央电视台、河南电视台、河南日报、驻马店日报、大河报、驻马店电视台、天中晚报、东方今报、京华时报、东方了望周刊等数十家媒体专题报道。2013年入选辽宁卫视《中国好人》栏目,对郭保刚进行专题报道。
 
2013年12月1日,郭保刚受到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亲切接见并座谈,郭书记与他握手时鼓励道:“保刚,你坚持长年从事民间公益辛苦了,我代表政府感谢你!” 从郑州回到驻马店一星期后,郭保刚筹办的“康文苑”活动中心对外免费开放,这是驻马店第一所民间社区公益活动中心,专门为都市村庄的流动儿童、失依老人和贫困家庭提供免费的服务。   
 
 一次改变人生轨迹的偶遇
 
 
现年43岁的郭保刚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如果没有13年前的那次偶遇,他现在会生活得很安逸。那是一次改变了他整个人生轨迹的偶遇,2002年初夏的一天,郭保刚去乡下调研粮食行情途中,在田边遇到一个衣着褴褛、长发如乱草般的小男孩,脚穿的烂拖鞋比脚大了几倍。询问村民才知道,这是一位父母双亡的孤儿,郭保刚赶紧给他买来热饭吃,临走又留下一些生活费。
    从此以后郭保刚开始关注贫困儿童的生活,看到的场面让他感到越来越沉重。一位8岁的小女孩父母先后去世,只能与8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,奶奶提起这个孩子就哭:“孩子学习很用功,可是我这把年纪也活不了两年了,将来她一个人怎么办?”
    还有一对上小学三年级的姐弟俩,父亲去世后,母亲也改嫁了,干农活做家务全靠自己。姐弟俩的双手伸出来就像老人的手一样粗糙,屋里的“床”是用旧砖块支的破木板,上面铺着一块拣来的烂毡布。弟弟每天去山下挑水,姐姐在屋里烧柴炕做面饼,为了不用油又不会把饼炕糊,姐姐一只手烧柴控制火势,另一只手翻面饼并不时滴两滴水。
从此,贫困儿童走进了郭保刚的世界,他也开始改变着这些孩子的世界。
对于自己当初走进这些特殊孩子的世界,郭保刚后来坦承,第一次见到那个孤儿时的想法很简单,只是看到那个小孩很可怜,随手对他进行了帮助,然后去资助两个贫困孩子。确实,资助一两个孤儿,不需要费太大力气。但是,他还想让更多可怜的孩子得到人们的关爱。
2002年国庆节他和好朋友再次来到河南省确山县的山村里,去看望一个8岁还没有入学的孤儿,将其送进学校读书又留下600元生活费。
回去后,朋友们在他的感召下也开始资助贫困儿童。深受触动的他们,在包括驻马店市及周边的五个县里,开始了13年的贫困儿童救助行动。
后续的走访让郭保刚更深刻地了解贫困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,他们敏感、脆弱、自卑、沉默寡言。除了物质经济援助,这些孩子们还需要心灵的沟通和关怀,需要社会的关爱与温暖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感动是永不枯竭的动力
 
 
郭保刚默默地奔波于去各个贫困儿童家庭之间的山路上,在任何人面前都很低调务实,他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热心人,即使是一些被帮助了多年的孤儿也只知道他叫“郭叔叔”。
说起当初救助贫困儿童的动机,郭保刚说得非常朴实:“就像你偶然发现了一名落水儿童,而你又有能力去救他,那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跳下水去救。”
郭保刚不仅自己坚持下来了,而且在14年的时间里,为越来越多的贫困儿童撑起爱的天空。他说:当你的存在已经背负了爱和被爱的责任,背负了很多人的期望,就会有更强大的力量簇拥着你向前。
然而,困难也是一般人难以想像的。
开始时,郭保刚经常要赶到很远的县城,再转车到乡里,换乘三轮车到村里。在送去衣物和食品时,为了取得贫困儿童的信任,面对儿童感激而疑惑的神情,甚至还出示了自己的党员证。许多偏远村子处在山区,交通不便,就自己骑摩托车去。崎岖的山路有时需要两个人抬着摩托车才能过沟、一起推摩托车才能上坎;他有时骑着摩托车辗转跑了几百里路程,还必须连夜赶回市里以免影响第二天上班,至今腿上还留着从村里夜间返回时摩托滑倒留下的伤疤;冬天看望孩子们的路上寒风刺骨,“回家被窝里暖半夜还哆嗦”。越是最寒冷的季节,越是他去村里最频繁的时刻,每次遇到全家团圆的节假日,却成了他撇下家人,去和孤儿们团圆的日子。自己儿子已经上学了,他甚至从没有见过老师,与儿子的合影照片还是接一个孤儿来家里时拍照的。
郭保刚本可以与家人过着无忧的生活,但是长期以来,频繁回访看望贫困儿童的交通和通讯费用,一直都是靠节省自己生活费来进行。去村里骑的那辆破摩托经常出故障,自从上次又摔翻在途中以后,已难再连续行驶。
但最使他难以接受的,还是人们的不理解:甚至有人说他们吃饱了撑的,赔钱赔精力,真是大脑有病!不被人们理解经常让郭保刚有心力交瘁的感觉,有时真想放弃不干了。
可是,每当想起贫困孩子期盼的眼神,使他无法放弃,9月开学刚去给那些孩子送去书包和学费,接着在中秋节又买了月饼与孤儿们一起“团圆”;这个月的气温已经很冷了,最近还得赶紧趁下雪前去给一些孩子修门窗、买棉衣棉被,他的爱心计划已经排满到两个月以后。
郭保刚经常在农村帮助贫困学童时,看到许多农民由于出外打工,留下家里的孩子每到放学后或节假日就无处可去,很容易沾染不良习惯,甚至时常出现溺水等意外事故,2009年他就借用村民的房子,在确山县三里河乡开办了第一所儿童活动中心---康文苑,筹集10000余册图书给四所村小学建立图书室,使当地留守儿童从此拥有丰富的课外读物。在村小学设立奖学金,奖励了100多名品学兼优的农村贫困儿童。
尽管长期热心公益活动已使他的家庭很清贫,但多年来,无论是敬老助残、还是助孤扶贫,总能够见到他奔波的身影。即使在冬季,他仍坚持顶着寒风踏着积雪去偏远山村,为乡村贫困家庭送去冬衣、粮油和救助款,解决实际困难,
2005年,连续十年组织大学生一起,在暑假期间到农村,向留守儿童开展义务支教与儿童关怀活动。2006年春节期间,他在大年三十与新蔡县的孤儿一起过年,并为那里的20多名孤儿购买四千余元的冬衣。在2007年,发动媒体和社会爱心人士,为漯河市白血病大学生祁建募集治疗费20余万元,目前已经手术成功并开始新生活。2007年中秋节,他购买6000多元的月饼,为确山县五所农村小学的500多名留守儿童带去节日的关爱。2008年春节,他购买年货,带着妻子和儿子一起,在驿城区福利院与那里的孤老度过了大年三十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,他除了积极捐款捐物,还亲自赶到汶川做志愿者参与震后受灾人员救助和心理关怀。2009年3月,为汝南县患丙肝病的贫困农妇紧急支持住院费。2009年7月,为因病滞留在河南的傣族农民桓玲购买长途火车票,送其返回云南。2009年11月,购买棉衣送给确山县聋哑学校60名聋哑儿童。
2010年—2014年,组织“暑期励志营”,支持180余名农村贫困学生去北京或香港参观北京大学、香港大学、北京升旗仪式、登长城
由于长年坚持民间公益,郭保刚不仅广受社区欢迎,他的行动感动了许多家长、师生,并被多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,他也得到了许多政府部门和慈善领域的肯定,多次参加国家卫生部、全国妇联、红十字会的开展活动,郭保刚还应邀在北京大学、云南大学、浙江大学、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进行公益演讲。2013年入选辽宁卫视《中国好人》,对郭保刚进行专题报道。